藍藍設計的小編
一.視覺設計的現實困境
互聯網產品的視覺設計存在著很多不確定性,譬如:
你按照“典雅”去設計的,他卻覺得是“清新”?——評判的主觀性&看到圖畫才明白
有時不喜歡某些設計作品,卻無法立即說出原因——潛意識
開始要求一種風格,很快變卦要求改成另一種風格——不了解用戶
如果“以用戶為中心的設計”不是一個噱頭的話,我們可以試試讓“用戶”來給視覺設計一個方向。
扁平化設計的光影效果又是怎樣的呢?
iOS7因為“扁平化設計”轟動一時,正如其名,它的設計風格就是“扁平”。它形狀沒有擬物化,也沒有刻意追求材料質感,只是用了線條、形狀和純色塊來進行設計。
周周
編者按:你留意過這方面的差異嗎?交互設計師在整理交互知識的時候,可能忘了考慮國內用戶的交互學習能力,這點細微的不同就讓@EDC尤原慶 同學捕捉到了,今天他將自己在不同國家當設計師時積累的用戶經驗分享出來,直接來取經吧!
編者按:從去年念叨到現在,視差滾動無論從技術還是設計都不再是苦澀的青果了,現在滿掛枝頭的都是鮮嫩多汁的成熟水果,今天我們逛遍網站果園,精挑細選了25個長相好氣質佳的創意網站,趁著剛摘下,來嘗個鮮吧!
想深入了解視差滾動?這篇指南夠了!《網頁:滾動視差設計指南》
建議谷歌/火狐瀏覽器喲。
編者按:教你利用工作時間!今天的主角是@EDC尤原慶 同學,他分別列出了自己在美國、德國和中國的交互設計工作,全都井井有條且輕重得當,最后還附上設計師工作安排的實用經驗,非常值得各個領域的同學參考學習,推薦收藏喲。
隨著社交網站的紅火,大多數的網民不可避免地融入到這股線上社交洪流中。雖然線上社交并非憑空創造,它本身也是現實關系鏈的轉移和變形,但在這個可擴展性更強的虛擬空間中,用戶的心理呈現出有別于現實社交的一些特點。以下這十條是筆者在平時觀察或研究過程中發現的一些用戶心理現象,其中一些可能沒有經過嚴格的論證,也許只代表一部分社交用戶,希望與大家分享討論。
1. 負面的宣泄——壞的總是容易傳遞出去
有一段時間,大家都在抱怨微博上負能量太多,各種揭秘、爆料、負性社會新聞在微博里轉發泛濫。一時之間,正能量成了稀缺補藥。有研究表明,情緒憤怒的微博被轉發或成為憤怒反應對象的可能性遠遠大于厭惡、高興和低落這三種情緒。針對Twitter的博文分析也發現,在檢出的203種細分情緒中,負面情緒出現更加頻繁,并且更加多樣化?;叵胍幌?,在寫新微博時,抱怨工作不順、環境污染、辦事遇阻、社會不公是不是更容易脫口而出。在社交網絡上,負面情緒總是更容易被創造和傳遞出去。
藍藍設計的小編 http://m.gyxygd.cn